近日,在浙江溫嶺石塘鎮一個電力搶修現場,一臺無人機僅用時10分鐘就將現場搶修所需的6個并溝線夾從數公里外的倉庫空運到位于山上的搶修現場,為及時修復故障贏得時間。這是當地試行無人機投入智能運送的新嘗試。
“當天的搶修地點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橫跨石塘鎮的大山,車輛無法到達。如果用人工運送搶修物資配件,至少需要一個多小時。”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物資供應分中心負責人金風華說,通過啟用“無人值守智能專業倉+無人機空投”模式,大大縮短了搶修時間,為快速搶修提供了有力支撐。
溫嶺地理環境復雜,電力線路不僅跨山,更有跨海線路連接一些島嶼。在山區、海島開展電力檢修,即便只是運送一些小配件,人員往返也需要一兩個小時。如何提高復雜地形條件下的電力檢修效率,成為擺在當地供電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近來,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物資供應分中心投資了80多萬元建設起無人值守智能專業倉庫,并購置了無人機,致力于構建智能高效的電力搶修新模式。通過這種新模式,當搶修人員需要某種應急配件時,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申領。當取件人刷臉進入倉庫后,配件所在貨架就會有燈亮起,提醒取件人快速找到物件。取件人領取相應配件后,將其掛在無人機上,操控無人機就能運到搶修現場。無人機投下物件后,還可以自動返航。
“通過發揮石塘供電所配網無人機智能巡檢管理中心優勢,把無人機與智能倉庫有機結合,讓管理進一步精細化,不斷縮短搶修物件配送與投送的時間,大力提升搶修效率,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廣大群眾服好務。”金風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