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內的無人機,大家一個是想到了以大疆為代表的消費級無人機,另一個是以彩虹、翼龍為代表的軍用無人機,而順豐和航天科技集團九院聯合研發的國內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商業無人機——“飛鴻-98”,日前就首次執行了貨運任務。
據順豐集團披露,8月21日上午8點,一架順豐大型無人機飛鴻-98成功落地內蒙機場,這是國內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于物流載貨飛行,“飛鴻-98”其實就是用運-5B單發活塞式運輸機進行無人化改造的產物,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屬于很罕見的貨運無人機。
圖片:首次商業飛行,順豐集團圖源
從起飛重量5.25噸來看,“飛鴻-98”要比翼龍II和彩虹5都要更大一些。本身就是輕型有人駕駛運輸機的底子,“飛鴻-98”比其他的無人機,哪怕是更大的全村鷹——成飛“翔龍”、全球鷹都要能裝很多,運載能力達到了1.5噸,而原始版運-5是可以帶10個人的。
圖片:2架同時現身
運-5總共生產了1000多架,是非常適合改裝成無人機的。飛行高度4500米,最大航程1200公里,起飛與著陸距離最短僅150米,可以在條件很差的小機場起降,能夠以18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飛行,低速飛行性能很好,可以高效完成運輸任務,而且運-5也很便宜,運-5B的報價之前只有幾百萬元。
圖片:可依托小機場進行飛行
2017年,順豐和航天科技九院簽訂合同,共同研發“飛鴻-98”。首次飛行試驗在2018年10月就完成了,由于要執行商業貨運飛行任務,所以也得在民航局完成適航取證,但整體來說,對運-5進行無人化改造,對于有著豐富無人機控制系統研發經驗的航天科技九院來說是駕輕就熟,短短不到2年,就實現了商業飛行。
圖片:國內通航仍有不少運-5服役
對老舊機型進行無人化改造,是成本效益很高的做法,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都有應用場景。美軍早就把退役的F-4、F-16改裝成QF-4和QF-16無人靶機,國內航空研發機構也早就完成了殲-7超音速無人靶機的研發,而更神秘的,莫過于改裝成無人攻擊機的殲-6機群。
圖片:QF-16